首页 > 政务公开 > 专题专栏 > 建设客家文化(梅州)生态保护实验区

捏泥巴捏成非遗传承人

时间:2021-07-14   来源:本网   【字体: 大 || 中 || 打印

  市级非遗项目(客家泥塑)代表性传承人——刘沅声,凭借捏泥巴的手艺,受邀举办2021年“广东文化人物系列第十二展”:《刘沅声客家风情陶塑展》(广东文化人物系列展览创办于2010年,截至目前仅有11名广东文化人物受邀参展,刘沅声为第12位受邀者。)值得注意的是刘沅声,是获得此项荣誉称号的第一位梅州人。

1.jpg此件参展作品,拟名为《当年一盆薯,今报一盆金》(半成品),讲述的是一位客家人知恩图报的故事。

  市级非遗项目(客家泥塑)代表性传承人 刘沅声:这是一件真人真事,刘佛良是梅县区松源人,生活在晚清民国时期,少年时非常穷困,幸而得到隔壁叔婆的帮助,有一次叔婆用一脸盆的番薯来救济他,让他渡过了生活的难关。后来刘佛良去了美国打拼,衣锦还乡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叔婆报恩,用整整一脸盆的银元表达他深深的感恩之情。


2.jpg

一件件风格质朴,造型生动的作品,无不展示着客家人的好家风好家训。

  市级非遗项目(客家泥塑)代表性传承人 刘沅声:家风家教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,尤其是我们客家文化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。从娃娃抓起是十分重要的,必须从小培养优秀的品德、习惯,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。这也是我的系列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之一。

  

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刘沅声创作了《红色大地》系列雕塑。这也将成为此次受邀到广州开个展的一大亮点。3.png

上面这件作品叫《红军粥》,讲述了1929年10月,朱德、朱云卿、陈毅、林彪等十多位红军将领率领红四军攻克梅县县城,后移师梅南途中经过梅江边的轩坑渡口,当地老农吕伯主动把家中所有米煮成热粥招待红军,并婉拒酬谢的故事。

  市级非遗项目(客家泥塑)代表性传承人 刘沅声:这件作品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,老百姓也永远拥戴、感恩共产党的鱼水情深,也因此成就了梅州又一段动人的红色佳话。

  

  据了解,此次刘沅声被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确定为“广东文化人物系列第十二展”的人选,受邀举办的《刘沅声客家风情陶塑展》展览时间为2021年8月4日至8月15日,展览地点为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,约有60件作品展出。